導語:臺灣地理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呢?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地區(qū),與福建省隔著臺灣海峽相望。臺灣所屬的地理位置非常優(yōu)越,因為東北亞各國與東南亞、印度洋沿岸各國的海上貿(mào)易路線都經(jīng)過這里,非常有利于國際貿(mào)易的發(fā)展。具體小編來為您分析一下臺灣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臺灣地理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 臺灣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臺灣地理位置
位置:全省位于祖國大陸架的東南緣。地處東經(jīng)124°34"30"(宜蘭縣赤尾嶼東端)至119°11"03"(澎湖縣望安鄉(xiāng)花嶼西端),北緯21°45"25"(屏東縣恒春鎮(zhèn)七星巖南端)至25°56"30"(宜蘭縣黃尾嶼北端)之間。北臨東海,東北接琉球群島;東濱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鄰;西隔臺灣海峽與大陸福建省相望,最近處僅130公里。全省恰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在戰(zhàn)略上,素有我國“七省藩籬”之稱。
面積:臺灣是中國一個由島嶼組成的海上省份。全省由全灣全島和周圍屬島以及彭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余個島嶼所組成。陸地總面積35989.7573平方公里。其中,臺灣本島南北長394公里,東西最寬處144公里,繞島一周的海岸線長1139公里,面積35788.0908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面積的97%以上,是中國第一大島。
地形:臺灣本島是一個多山的海島,高山和丘陵面積占2/3,平原不到1/3。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脈和臺東山脈(又稱海岸山脈)是島上的五大山脈。這些山脈的走向與祖國大陸沿海地區(qū)的山脈走向一致,都是有規(guī)律地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
臺灣島地形,中間高,兩側低。以縱貫南北的中央山脈為分水嶺,分別漸次地向東、西海岸跌落。但由于高山多集中在中部偏東地區(qū),就形成了東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
臺灣地形特征
臺灣地形
臺東山地:由中央、玉山等5條山脈組成高原狀地區(qū),面積約22914.74平方公里。中央山脈偏于本島東側,縱貫南北,長達320公里,寬80多公里,諸主峰均在3000米以上,成為全島的脊梁和分水嶺。區(qū)內(nèi)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峰有16座。玉山山脈的主峰玉山,高3997米,為臺灣第一高峰,也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的最高峰。山頂終年積雪,四周云霧繚繞,銀裝素裹。阿里山脈山勢則比較平緩,主峰大塔山頂部平坦,是著名風景區(qū)。山地之中也有不少盆地和狹窄的平原,較大的有宜蘭平原,面積300平方公里。除了山脈之外,臺灣還是一個多火山的島。著名的有大屯山火山群、基隆火山群、澎湖火山群等。
臺中丘陵:由阿里山脈以西呈帶狀分布的丘陵和盆地組成。東部為丘陵,西部為盆地。本區(qū)盆地很多。主要有臺北盆地、臺中盆地、埔里盆地、日月潭盆地等。臺北盆地約245平方公里,臺中盆地約400平方公里,均為重要農(nóng)業(yè)區(qū)。
臺西平原:由西部濱海地帶的沖積地所組成,北窄南寬,面積約8000多平方公里,主要有嘉南平原和屏東平原。嘉南平原北起彰化,南至高雄,長180公里。最大寬度約50公里,面積45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有3250平方公里,占全省耕地總面積32.5%,為農(nóng)業(yè)最盛、人口最密的地區(qū)。屏東平原為高屏溪的沖積平原,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是臺灣第二大平原。
臺灣地理位置優(yōu)越性
臺灣地理位置優(yōu)勢
臺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qū)各國海上聯(lián)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只從這里通過。從 歐洲、非洲、南亞和 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只也從這里通過。從 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 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經(jīng)過這里。
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有利于農(nóng)業(yè)發(fā)展。盛產(chǎn)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zhì)好,產(chǎn)量高;主要經(jīng)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于稻谷。
臺灣四面環(huán)海,海岸線總長達1600公里,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yè)資源豐富。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yè)、養(yǎng)殖業(yè)都比較發(fā)達。遠洋漁業(yè)也較發(fā)達。
臺灣(Taiwan)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臺灣島及蘭嶼、綠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