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位于四川省鹽源縣與云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共轄,地理坐標(biāo)為東經(jīng)100°45~100°51, 北緯 27°41~27°45。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zhèn)(原左所區(qū)),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xiāng)。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勒得海、魯枯湖,因西岸鹽源縣元、明、清三代設(shè)左所土司千戶所,解放后設(shè)左所自治區(qū),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與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為四川、云南兩省共有,但四川的湖岸線比云南的湖岸線長約占2/3。
瀘沽湖是一個天然淡水湖泊,屬金沙江水系。瀘沽湖四周青山環(huán)抱,湖岸曲折多灣,共有17個沙灘、14個海灣;湖中散布5個全島、3個半島、1個海堤連島,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遠(yuǎn)看象一只只綠色的船,飄浮在湖面。其中,寧蒗一側(cè)的黑瓦吾島、里無比島和里格島,成為湖中最具觀賞和游覽價值的三個景點,被譽(yù)為“蓬萊三島”。
云南瀘沽湖分為5個景區(qū),分別是瀘沽湖及湖周邊的摩梭村落、永寧(扎美寺和永寧溫泉)、阿夏幽谷、格母女神山和小落水村。